首页

>

新闻动态

>

房地产快讯

房地产快讯

楼市快讯(201223)

第二十三期

楼市动态

1、《北京日报》64报道:5月楼市成交量涨5成,均价仍维持在2万元左右。北京住建委网站公布的网签数据显示,5月份全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网签总量为23174套,环比上月网签量上涨了30.3%,与去年同期相比则大幅上涨了50.4%,楼市成交量已经恢复至调控前水平。5月份本市扣除保障房的纯商品住宅共售出10230套,创造了自去年2月限购令后15个月以来商品住宅月度成交新高;二手住宅网签总量达到12672套,创年内新高。不过,成交量大涨暂时还未带来房价反弹。

2、《中房协研究月报》载:加强绿色建筑的实施意见颁布,到2020年绿色建筑将占三成。财政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427联合发文,宣布将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全面提速绿色建筑发展,力争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这是全国首次以正式文件形式提出未来绿色建筑发展目标。

3、《华西都市报》62报道:640座城市住房信息联网 异地炒房或被监控。日前,住建部要求全国40个主要城市的个人住房信息在今年6月完成联网工作,联网完成之后,一个家庭在不同城市的住房,都可以查出。成都也在此次要求联网城市之列,此次联网的城市还包括了直辖市和除拉萨之外的全部省会城市,以及深圳、大连、宁波、无锡、苏州、厦门、温州、青岛、北海等楼市“热点”城市。目前各城市的住房信息并没有联网,有些城市的住房信息甚至还不全。因此就会出现在一个城市有房,但在其他城市再购房时,仍然显示是无房户,仍然可以使用首套房的优惠贷款以及税收政策。这也给一些炒房人有机可乘。(吴玉祥摘编)

4、《每日经济新闻》62报道:多地楼市5月成交量同比放大,30余城市政策微调见效。中房信的数据显示,在30个城市中至少有20个城市的成交量已经超过了今年3月和4月份。而这些城市或多或少有过微调当地楼市调控政策的纪录。以北京为例,此前1125,北京市住建委和市地税局发布通知,放宽北京普通住宅认定中的房价标准,按照房屋的区位不同设定了不同的房价标准。调整后,北京市70%以上的购房家庭能够享受税收优惠。(吴玉祥摘编)。

5、《经济参考报》64报道:楼市红五月拉高市场预期,开发商推盘步伐加快。楼市“红五月”正在提振市场各方信心,5月销售旺盛,多数城市成交量环比出现上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与上月相比下降1.77%。在成交量的带动下,开发商对市场信心再度恢复,推盘步伐明显加快。同时,部分楼盘价格出现小幅上涨,小部分二手房业主开始收窄议价空间,出现趁势提价的现象。(吴玉祥摘编)

 

政策动向

1、“新华网”63讯:多地楼市现微调猜测,成交回暖并不意味价格反弹。2011年下半年以来,北京、上海、杭州等30多个城市就出台了不同角度的楼市微调政策,政策微调内容涉及放松限购条件、土地出让松绑、改变普通住宅价格标准、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首套房贷利率优惠、税费优惠以及购房补贴等。其中,芜湖、佛山等城市的政策调整,几天后均被叫停。其他“微调”措施被视为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补充与完善,得以保留下来。许多购房者担心,随着成交量的回升,房价会上涨。这种担忧促使许多持币观望的购房者果断出手。多位业内人士也表示,目前市场不能说全面回暖,不出现大面积反弹,楼市还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4月成交就比3月下滑不少,5月有回升但也明显低于调控前水平。房地产未来的走势如何,还要看调控政策、宏观经济、金融政策、货币政策等的走向。

2、《中房协研究月报》载:政策以降存、减税、促进口多管齐下稳增长,地方房地产调控出现微调。4月,CPI涨幅下降至3.4%,通涨压力减小延续整体呈现下行态势。但经济形势却是不容乐观。国务院接连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进出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 指导意见》;同时央行年内第二次降低准备金率,释放宽松信号。通过减税、信贷支持、加强进口等多渠道稳经济发展

3、《南方都市报》62报道:地方微调政策超八成“过关”,今年楼市或好过去年。523,国务院常务会在季度中旬分析经济形势,并提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根据形势变化加大预调微调力度”。对于各方关注的楼市调控是否会放松的问题,会议明确提出"稳定和严格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楼市政策在保持国家调控力度不变的前提下做出一些微调。其中,主要包括推出利率优惠政策、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减免相关税费等措施,以促进刚性需求,引导市场形成统一预期。根据中原地产的统计,4月下旬也有20多个城市调整了公积金贷款使用额度以及使用率。2012年以来包括北京、上海、中山、重庆等30多个城市曾相继出台微调政策应对国家调控,涉及购房入户、公积金放宽、购房补贴、限购变化、调高住房限价价格、松绑限购条件、税费优惠、首套房利率优惠等等,有超过八成的微调政策均被默许。

 

行业信息

1、“中国房地产网”62讯:全面预算破解房地产企业资金难题。进入到2012年,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已经上升成为一个房地产全行业的难题。由于房地产企业害怕资金链断掉,不得不采用降价的方法促销。另一方面,房地产企业要想发展,必须依靠资金和资源的运作。已经有相当数量的房地产企业注意到了全面预算的管理效果,但尽管一些房地产企业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尝试,其效果却往往并不甚理想。究其原因,是因为原本粗放型经营模式使得房地产企业往往陷入了一些误区。 首先:房地产企业没有做好公司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平衡。公司存在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利润,回报股东,而预算目标的确定也必须体现公司战略导向,所以一般企业的预算目标也为利润,但房地产属于长周期运作的企业,一般从拿地、开发到销售完成,以至于交付需要三年以上时间,如果只强调年度的经营利润,难免对经营者产生误导,产生类似杀鸡取卵和人为留存收益的现象。 其次,房地产企业实施全面预算时,预算编制主体划分不清。一般企业的预算编制主体着落到职能部门层级,按性质分为责任中心、利润中心等。而对房地产企业来说,由于项目是企业的生命线,所以预算主体必须落实到项目。 最后,房地产企业预算周期的确定往往并不科学。预算的周期常规是年为单位,有些企业甚至精细到季度甚至月度,而由于房地产的长周期特性,仅仅编制下一年的预算实际是不科学的,应该覆盖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这样才能完整的把握项目的运营。

2、《证券时报》62报道:地方政府房价控制目标与社会预期存在较大落差。524社科院发布了《房地产蓝皮书: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NO.9》。蓝皮书认为,地方政府房价控制目标与社会预期存在较大落差。20111月“新国八条”明确强调巩固和扩大调控成果,要求各城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蓝皮书表示,按照“新国八条”的要求,全国600多个城市出台了房价控制目标。蓝皮书分析原因是:各方均缺乏经验;地方政府担心完不成设定的目标被问责,制定的控制目标留有空间;各地互相参照制定控制目标。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土地财政尚没有进行实质性改革,一些城市政府担心房地产市场疲软影响财政收入;促进房价合理回归逐步成为社会预期,购房者期望地方政府的控制目标发出房价下调的明确信号;与“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挂钩是“新国八条”要求制定房价控制目标最主要的根据之一,但地方政府在制定控制目标时,仅参考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鲜有城市将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作为参考。

 

 

(本期责任编辑 冯仕廉)

201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