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房地产快讯

房地产快讯

楼市快讯(2013)91

91

(总第198期)

 

楼市动态

1、北京第一和第二批商品住宅、商服地块拟供应总量远超全年计划。据《新京报》823讯:日前,北京市将今年前两批土地供应计划落实到具体地块向社会公布。据统计,公布的第一批和第二批拟供应的商品住宅地块加在一起,总土地面积达到了1095公顷,远超今年850公顷的商品房供地计划。同时,第一批和第二批商服地块相加,总面积也达到446公顷,也超出全年计划。北京市国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土地供应计划落实到具体地块并向社会公布,目的是发挥土地供应计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有利于稳定房地产用地市场预期。下一步将继续确保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应保尽保 ,增加自住型、改善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土地供应,加快推进土地开发,确保如期形成有效供应,稳定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保障土地市场的合理用地需求,保持土地市场的平稳运行。

2、重庆首套房贷款比例占商品住房信贷总额的98%据《羊城晚报》823报道:近年来,重庆市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投资投机性购房得到有效遏制。在商品住房信贷中,重庆首套房贷款的比例达98%。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重庆首套商品住房贷款的比例达到98%,说明刚需购房者占比较多,投资投机性购房少。同时,外来人员在渝购房的比例也较低,基本保持在10%左右,显示出楼市调控的效果。

3、北京“限房价地块”竞价,对区域房价平抑作用或明显。据中国新闻网821报道:根据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发布的公告,21日北京今年第一宗限房价竞地价地块在北京市土地中心网站上开始挂牌竞价。该地块单套商品住房总价须控制在200万元以内。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土地出让方式将对区域房价的平抑作用更明显,考验的是开发商的成本控制和产品力。所谓“限房价地块”是指,在土地出让之前的限制条件中,就约定了商品房入市的价格,开发商根据自己成本和合理利润竞争土地价格。(摘编:邓幼苹、吴玉祥)

4、广州7月房屋均价15841/平米,官方数据首次承认涨价。据财经网821报道:20日下午,广州市房管局发布7月房价数据。数据显示,广州全市10区新建商品住宅网签面积52.24万平,同比减少34.4%,环比上升5.3%;网签均价15841/平,环比上升3.8%。此外,广州全市10区批准预售商品住宅3473宗,同比减少35.1%,环比增长28.6%;批准预售面积40.34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5.7%,环比增长39.5%。据悉,这是国五条细则实施之后,广州官方数据第一次承认房价上涨。

5、南京今年28家楼盘将被“禁涨”。据中国江苏网821报道:统计数据显示,南京在售的100多家楼盘,已经有28家今年涨价幅度超过10%,其中不乏热销楼盘。按照南京物价部门的说法,为了完成房价控制目标,今年涨价幅度达到10%的楼盘,将被“禁涨”。

6、温州房价连降23个月,“弃房”现象显现。据《第一财经日报》822报道: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温州房价已经连续23个月下降,一些新建商品房比最高峰时下跌了30%-40%,个别豪宅甚至拦腰斩断。某些温州中介、银行、法院等人士最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之前房价在高位时,满负荷贷款的新建商品房,如今在房价暴跌后,大都面临成交价低于银行贷款的窘境。业内人士预测,在房屋供应量放大、实体经济尚无起色的当下,下半年温州房价还可能下降10%左右。从理论上看,这些商品房也将面临成交价不足偿还银行贷款的风险。上述人士认为,房价暴跌已产生社会信用风险,个人“弃房”或“跑路”已经比较多。

7、广州多家银行暂停房贷,业内称部分额度已用完。据《每日经济新闻》826报道:记者近日走访了广州地区部分银行,发现有部分银行已暂停房贷,而还在做房贷的银行,首套房贷利率也基本维持基准利率之上。业内人士认为,银行对房产都有固定预算,住房贷款年初把额度放完了,年底额度自然紧张。另外,“钱荒”之后银行风控意识加强,会更加严格地控制房贷的风险敞口。房贷利率打折时代可能会渐行渐远。

 

政策动向

1、北京拟限价“普通商品住房”。据《中国经营报》824报道:北京市政府日前开始加紧对“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纳入限价房管理序列”有关具体执行政策的制定,希望借此控制房价数据涨幅的用意明显。记者获悉,目前“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有关政策已经完成起草,正在进行征求意见以及修改工作。这其中既包括对部分保障房以外的普通商品房纳入限价房管理序列的有关执行办法,同时也包括增加此类住房土地供应的有关计划。

2、上海推出42条金融措施,拓宽保障房建设资金来源。据《人民日报》825报道: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上海近日出台42条实施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上海要结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要求,争取先行先试,使国家金融改革、创新有关部署在上海最先落地。为了推进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上海将完善小微企业风险补偿政策和小微企业信贷奖励政策。继续推进政府出资参股融资性担保公司,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完善上海融资性担保公司奖励措施和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担保代偿损失风险补偿政策。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上海保障房中票的发行,为保障房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3、地产调控新手段曝光,京限房价竞地价试点或推广。据《21世纪经济报道》822讯: 21日,备受关注的北京年内首宗限房价地块开始网上竞价。对此,北京将根据试点的情况,研究下一步的推广计划。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严金明认为,一直以来,价高者得的“招拍挂”模式,广受诟病,通过推行限房价、竞地价,可以有效地抑制高地价,平抑周围房价,可以视为未来房地产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也曾公开表态,可以探索、推广北京等地试点的“限房价、竞地价”或“限房价、竞保障房面积”出让方式,国土部也将总结、完善一些地方的经验,并出台规范性的文件。

4、我国一个月出台8项重要政策,着力释放改革红利。据新华网821报道:根据记者梳理,自720820的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国先后出台了8项重大政策,这些政策主要包括——720,中国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81,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小微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同时,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811,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要达到4.5万亿元。812,国务院公布《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确保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同时,大力拓展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814,国务院公布《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的目标。817,国务院印发了《“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50%819,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向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放开城际铁路、市域()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和支线铁路的所有权、经营权,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同时研究设立铁路发展基金,创造条件,将铁路货运价格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增加运价弹性。

5、央行再推460亿逆回购,释放流动性。据网易财经822报道:某行交易员向网易财经透露,22日央行继续释放流动性操作,展开14天期逆回购460亿元,较上周同期增长近两倍,表明临近月底流动性政策有所放松迹象。据统计,本周实现净投放720亿元。

 

行业信息

1、养老地产本地试水,房企探索养老服务地产模式。据《南方日报》821报道:19日上午房地产顾问服务机构世联地产与台湾最大的养老服务机构恒安照护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表示将借此共同探索真正符合中国市场特点的养老服务模式。世联地产董事长陈劲松表示,选择与台湾恒安照护进行战略合作正是看重恒安照护在养老服务方面具体实施的经验和理念,世联将向恒安照护学习养老建筑和设施的前期设计顾问以及后期的照护、人员培训等内容,并以此引导国内开发商开发此类项目。此外陈劲松还表示,世联旗下的一些物业服务公司未来也或将引入恒安照护的养老护理服务。此外会议上,世联地产还提出三大中国式地产化解决方案,在已经证明国内难学美国和日本养老模式的基础上,世联提出开发商要打造“亲情化社区”、“医养综合体”、“强养生弱养老”三种模式的养老产业,强调养老产业中服务的重要性。

2、外国私募股权公司重返中国房地产市场。据证券时报网822报道:两年前,全球最大私募股权公司黑石集团首次从中国房地产投资中撤出。现在,中国房价仍在不断上涨,黑石等多家外国私募股权公司似乎又嗅到了机会,正积极重返中国房地产市场。数据供应商Preqin指出,今年以来外国房地产基金管理人已经为专注中国住宅房地产投资的封闭式基金募集了16亿美元资金,与此相比,2012年的融资规模为8亿美元,2011年仅有4亿美元。

3、上海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设立金融机构。据《证券日报》824报道:上海金融办有关负责人近日透露,上海目前正按照积极引导、把握节奏的原则辅导民间资本设立金融机构。根据《商业银行法》和中国银监会的相关规定,银行的发起人和股东均有具体要求。一旦发起人和股东确定,提交法律规定的文件和资料,即可进行正式申请。目前上海民营企业积极性很高,总体处于 “谈恋爱找对象”阶段。

4、实现实时监管,金融业“去影子化”快步推进。据《南方都市报》823报道:央行22日宣布,将信托公司贷款信息全面纳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央行同时表示,目前正在积极研究相关方案,对金融机构从事的委托贷款业务,拟尽快将其信息纳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用益信托首席分析师李旸表示,此举作为正常的监管动作并未超出市场预期,也不会对信托贷款业务产生大的影响。接入征信系统并非直接关联业务,但它可以使信托贷款业务实现实时监管,解决目前信托业数据上报滞后,数据不完整等问题,目的仍然是规范信托行业规则,防范潜在风险。他认为,今年以来央行主导的金融业“去影子化”成效显著,随着相关工作的深入推进,对信托乃至整个金融业的长期健康发展都有深远影响。

(责任编辑:黄河)

2012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