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快讯(2013)122
楼 市 快 讯
第122期
(总第229期)
楼市动态
1、全国 17个城市出现房贷暂停现象。据《北京商报》11月25日报道:进入11月以来,银行“停贷”“缓贷”的现象从京津沪广深等大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全面蔓延。中关村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和融360研究院对全国32个重点城市近500家银行房贷产品摸底调查显示,32个城市中已有17个城市出现暂停房贷现象。在该调查中,首套房仅有6.37%的银行可执行8.5折利率优惠,16.04%的银行执行9折利率优惠,44.58%的银行执行基准利率,16.27%的银行执行基准以上利率,16.75%的银行表示已停止住房贷款。
2、近七年全国房企缴纳土地增值税近万亿。据证券时报网11月26日报道:来自国税总局的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土地增值税收入同比增长74.3%,2008年增长33%,2009年增长33.9%,2010年增长77.6%,2011年增长61.4%,2012年增长31.8%,2013年1-10月的收入为2710.78亿元,增长22.2%。按2013年前10月土地增值税具体数字倒推,自2007年至今,全国土地增值税收入约在9800亿元。
3、青岛新建住宅成交量止跌,上周成交2980套。据《齐鲁晚报》11月26日 报道:青岛新建住宅成交量连跌三周后,上周(11月18至24日)首次止跌,成交2980套,成交量环比上涨12.8%;二手住宅价涨量跌,成交量环比下降10%,挂牌均价每平方米涨81元。
4、厦门12月将集中出让22幅地块。据《每日经济新闻》11月27日报道:近日,厦门市国土房产局连发多个拍地公告,截至目前,共有22幅经营性地块将在下月出让。根据公告显示,22幅地块起拍总价达到76.4亿元。业内人士认为,下月集中入市的地块总价不高的原因是面积不大,但很可能会创下单价新高。
政策动向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大猜想,十大关键词前瞻新路径。据《证券日报》11月25日报道: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届时将会确定明年经济增长目标,并明确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故此,记者罗列出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大猜想:
一是全国GDP增速。业内人士指出,2014年全国GDP增速目标下调的可能性较大;
二是经济体制改革。推进资源价改等细节改革带来的机会值得重点关注;
三是新型城镇化。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中国城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四是社会保障制度。民营医院、养老服务概念值得关注;
五是科技创新。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六是消费升级。巩固扩大传统消费,积极培育信息、旅游、文化、健身、培训、养老、家庭服务等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七是农业生产。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鼓励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加强农田水利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八是海洋经济。
九是房地产调控。市场人士普遍预期2014年的房地产调控仍然不会放松。
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预期2014年有望延续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未来央行逐渐推进利率市场化。
2、周小川:酝酿利率更市场化,加快资本项目可兑换。据财经网11月26日讯:央行行长周小川26日在第三届中法金融论坛上表示,近期中国正在加强制度建设,正酝酿更进一步的利率市场化,特别是存款利率市场化,要建立包括定价、报价在内的机制,以便在中期全面实现利率市场化。下一方面将在这些改革基础上,加快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使得企业更方便参与投资贸易活动,从过去重视行政审批改为重视监测分析,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从正面清单转向负面清单。
3、“汉七条”出台,调控风暴蔓延至二线城市。据《每日经济新闻》11月25日报道:22日,武汉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公布《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意见》,公布了七条楼市调控措施,从外地人限购升级、保障房建设提速、加强土地供应、加强市场监管等多个方面升级调控,被称为“汉七条”。 武汉市明确提出将继续严格执行商品住房限购政策,从即日起,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申请购房,在本市纳税或者缴纳社会保险时间从原来的1年调整为2年,并仅限购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房)。同时,“汉七条”提出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抓紧研究调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
4、南昌、厦门同日发布楼市调控“新政”。据《经济参考报》11月26日报道:25日,南昌、厦门同日发布楼市调控“新政”。 在南昌市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意见》中,针对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提出了六条措施。其中包括限购、限价、增加住宅用地供应、加快普通商品住宅建设形成有效供给、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严禁未成年人买房等。
同日厦门市也发布了七条措施指导当前房地产市场。内容涉及增加商品房供给、继续执行限购政策、进一步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进一步加强税收监管和房地产市场监管政策等。
5、沈阳二套房首付比例提至65%,外地人购房门槛提高。据东北新闻网11月26日报道:25日,沈阳市政府网站发布《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通知》规定,非沈阳市户籍居民家庭购买住房,需提供的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证明年限,将由此前的1年以上提高到2年以上。居民家庭申请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将提高至65%,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建设项目,多层建筑要封顶,高层建筑则要建设到总层数的三分之二。进一步加大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市场供应,对于中小户型套数达到项目开发建设总套数70%以上的普通商品住房建设项目,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符合信贷条件前提下,将优先支持其开发贷款需求。要密切监控土地价格,严防高价地扰乱土地市场,继续保持住宅用地供应全国领先水平,对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棚改房和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比重达到75%以上。相关部门要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严格执行商品住房“一房一价”规定。(摘编:吴玉祥)
6、四川新规引关注,申请保障性住房无户籍限制。据四川在线11月26日报道:在25日举行的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首次提请审议的《四川省城镇住房保障条例(草案)》在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共有产权住房制度、准入与退出机制等方面作了开创性规定。草案明确,城镇住房保障对象是“城镇住房保障范围内常住居民中最低收入、低收入、中低收入的无基本住房或者住房困难家庭或个人”,包括符合条件的城镇新就业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居民。草案对公共租赁住房承租人使用公共租赁住房的行为进行了规范,明确不得“转让、转借、转租或者擅自调换所承租的公共租赁住房;改变所承租的公共租赁住房用途;无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以上闲置公共租赁住房;连续六个月以上拖欠租金等费用”等。有“租赁期内家庭经济条件有较大改善不再符合住房保障条件”、“通过购买、受赠、继承等方式获得其他住房”以及违反使用规定情节严重或拒不整改等情形的,应退出保障性住房。
行业信息
1、楼市渐入存量房时代。据《证券日报》11月26日报道:24日,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与高和资本联合发布的《存量房时代的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房地产市场,不论是住房市场还是商业地产市场,都开始步入存量房时代,尤其是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更已提前迈进这一阶段。而在存量房时代,房地产市场将更加注重提升物业价值,商业地产模式转向持有经营为主,租赁市场更加活跃,围绕存量房持有经营、租赁交易的金融服务和中介服务将更加发达,从而推动“楼宇经济”的爆发式发展。
2、三中全会激活15亿亩农村土地,农建地价或达百万亿。据《中国经济周刊》11月26日报道: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决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新赋予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等财产权利。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11年上半年,全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耕地面积为12.77亿亩;截至2010年,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约为2.5亿亩。即便不包括农民承包的林地、草地等,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激活的农村土地至少达15亿亩。据专家估算,仅承包耕地一项,每年将撬动1.3万亿元资金;而农村建设用地的价格可能高达130万亿元。激活土地这一农民最大的资产,必将唤起沉睡的巨量资本,给农民、农村及相关产业带来无穷的想象力。
3、国税总局:土地增值税欠税巨额一说存在误读。据新华网11月26日报道:26日晚,国家税务总局财产行为税司负责人就土地增值税政策和征管情况答记者问时指出,土地增值税征管力度是逐步加大的,近日引起社会关注的有关人员对欠税的巨额推算,方法是不正确的,是对税收政策和征管方式的误解误读。(摘编:吴玉祥)
(责任编辑: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