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房地产快讯

房地产快讯

楼市快讯(2013)129

129

(总第236期)


楼市动态

1、十一月成都市主城区二手住宅成交量环比上升。1211日“中新网”报道:成都链家市场研究部数据显示,2013111月,成都市主城区二手住宅成交量为59790 套,同比上涨22%;其中11月当月成交4410套,环比上涨25%。市场分析人士认为,11月份成交量的上升主要原因是:随着市场调控政策影响力的逐渐减弱,在本地市场有没有调控政策出台的迹象下,加之年终市场库存量的增加,可选择范围扩大等因素,购房者开始择机入市。由于年末传统购房高峰期的临近,预计后期成交量还会有进一步的上行空间。

2、上海:“沪七条”效应初显,上周商品住宅市场量价双降。1212日《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随着“沪七条”的执行,上周上海的商品住宅成交量近9周以来首次跌破20万平方米大关,楼市进入12月后显出冷却的迹象。德佑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上周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9.80万平方米,环比下跌28.5%,成交均价为25523/平方米,环比下跌1.5%。金丰易居&佑威联合研究中心联席主任、佑威机构执行董事黄志坚认为:沪七条的作用正在逐渐凸显。

2、万科等30家房企年内销售额破万亿。1211日《证券日报》报道:截至目前,包括万科、保利、恒大、碧桂园、富力、龙湖、世茂、雅居乐在内的30家上市房企前11个月合计的销售业绩达到了10457亿元,同比涨幅33.7%。其中碧桂园同比增长129.7%,是30家房企中增幅最大的公司。但值得注意的是,11月当月这30家房企的销售业绩合计为1124亿元,环比下降了21%

3、中海地产迈入千亿俱乐部。1212日《北京商报》报道: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10日公布,201311月,该公司实现合约销售面积66.5万平方米,合约房地产销售额101.2亿港元。111月,该公司累计实现合约销售面积874.7万平方米,合约销售额1317.6亿港元,折合人民币1031亿元。由此,中海成为继保利、万科和绿地之后,年内第四家销售额突破千亿的房地产企业。

4、北京住宅销售面积出现负增长。121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1月,北京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63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为1176.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2%,为今年2月以来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统计显示:12月,北京住宅销售面积为同比增长一倍;一季度,增速降至80.7%;二季度,增速降至25%,110月,增速降至个位数,为3.2%。(摘编:邓幼苹)

  

政策动向

1、住建部将指导地方有序探索共有产权保障房。1211日《北京日报》报道:住建部副部长齐骥近日表示,近期住建部将着力推进两项具体工作,一项是在地方实践的基础上,对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实行并轨运行;另一项是指导地方有序开展共有产权保障房的探索。“共有产权保障房”是保障对象根据自己的条件购买保障性住房一定比例的产权份额,地方政府持有保障性住房的另一部分产权。从一些城市的实践来看,发展共有产权保障房,在政府的支持下,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能够调动群众靠自己努力改善住房条件的积极性,有利于加快解决群众住房困难。(摘编:吴玉祥、邓幼苹)

2、遏制开发建设活动对自然保护区的侵占,国务院印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1212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为了从制度上遏制开发建设活动对自然保护区的侵占,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调整后的“规定”提高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的门槛,对因重大工程建设调整保护区提出了更加严格的申报条件和审查要求。此外,“规定”明确指出自批准建立或调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日起,原则上五年内不得进行调整。对此,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薛达元表示,地方政府因工程开发要求调整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设定较长的时间限制,能够起到较好的约束作用。

3、国土部副部长胡存智:土地制度改革不是小产权房转正。1212日《北京青年报》报道:针对近期市场上传言“未来农村宅基地将可以自由买卖”而衍生出两种解读,第一种是城里人可以名正言顺去农村购买宅基地;第二种是原先在宅基地上建的小产权房未来将获得合法身份的说法。国土部副部长胡存智11日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目前国土资源部已选择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工作,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但宅基地政策是为了保护农民的财产权,而不是让城市居民买宅基地。这是两个性质,即便买了也不受法律保护。(摘编:吴玉祥、邓幼苹)

 

行业信息

1、房地产成交增加带动地方税收,地方财政跑赢中央财政。1212日“中国新闻网”报道:11日,财政部公布201311月份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111月,全国财政收入119650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中央财政收入57083亿元,同比增长6.5%;地方财政收入(本级)62567亿元,同比增长13.1%。出现了地方财政收入“跑赢”中央财政收入的现象。财政部分析指出,“主要是房地产成交量增加带动相关地方税收增加。扣除与房地产交易直接相关的房地产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契税、土地增值税的增收后,111月地方财政收入增长7%左右。”(摘编:吴玉祥)

2、外资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1212日《人民日报》报道:亚洲开发银行11日发布报告,将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从7.6%调高至7.7%,明年经济增长预期从7.4%调高至7.5%。该报告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措施将对私人消费和投资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明年中国经济将好于预期。此前,巴克莱资本也把中国今、明两年GDP增长预期都上调0.1个百分点,分别为7.7%7.2%。该机构认为,在中国政府落实改革措施之际,预计中国内需再平衡将取得进展,投资增长的放缓也将被消费增长所抵消。

3、任志强:房地产市场没有泡沫,每个国家都有“鬼城”。1212日《北京商报》报道:针对许多人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十分严重的说法,任志强近日表示,杠杆率过高才有泡沫,现在第二套住房已是70%的首付,还有什么泡沫?如果用贷款炒房子,那肯定有泡沫;如果是自己全款付,还有什么泡沫?要赔也是赔自己的钱。那些说房地产市场有泡沫的人是没搞懂杠杆率。对于近期各界关注的“鬼城”话题,他表示,每个国家都会有,比如德国的一些重工业城市、美国的底特律等,当其资源环境发生变化时就可能出现“鬼城”。(摘编:吴玉祥)

4、保险企业推出“可转租”式养老房遭质疑,被指容易成另类房地产投资。1212日《时代周报》报道:根据监管规定,保险企业所开发的养老房“只能出租不能出售”,但由于养老社区开发成本高、投资回报周期长等,合众人寿保险等公司近期推出的养老社区在实际运营中都推出了“可转租房”这种方式。有业内人士质疑,这种方式虽然可看成降低保险企业投资风险的途径,但也有可能演变成另类房地产投资的工具。另据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市场处处长贾飙称,截至10月末,已有8家保险机构报出了总投资额达150亿元的养老地产计划。

5、太平保险集团与万达集团合作开发优质不动产项目。1212日“证券日报-资本证券网”报道:近日,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与大连万达集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协议内容显示,太平保险集团将推进与万达集团在一揽子保险服务领域的合作;深入研究以债权投资或股权计划的形式,合作开发文化旅游地产、养老地产以及商业地产等优质不动产项目;充分发挥综合和境外金融平台优势,满足万达集团在并购重组和海外投资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和资金融通需求。

6、国土资源部法律中心:“地产依赖”拐点初步出现。1212日《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9日,国土资源部法律中心发布三季度CLI中国土地市场指数,在供应规模分指数上涨并亮起红灯情况下,地产景气分指数却环比下滑25.1%,同比下滑10.4%。该中心主任孙英辉解释称,这表明(地方政府)以土地供应规模带动经济增长的“地产依赖”拐点初步出现,当前的土地市场正经历由量变向质变的累积过程。

 

(责任编辑:张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