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期
(总第304期)
楼市动态
1、一二线城市土地溢价率下降,地方政府供地欲望却很强烈。6月25日《证券日报》报道,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23日,一线城市6月份出让土地的平均溢价率仅为2.3%,相比最近一年30%的平均溢价率,土地市场降温明显;同时,二线城市出让土地的平均溢价率也只有5.8%,而此前的平均溢价率一直保持在15%左右。虽然土地市场大幅降温,但地方政府供地的欲望却依然强烈。据中原地产统计,40个城市6月份计划推出的住宅用地面积达1078万平方米,虽然比去年月均水平低了一成左右,但较今年前5个月的平均水平还高出两成。其中,二线城市在卖地方面最为“积极”,6月份计划推出的宅地面积为5月份的3倍,超过去年月均水平近一成。
2、二十强标杆房企六月内已拿地总额仅为110亿元,同比大幅下滑。6月24日《中国证券报》报道,有数据显示,截至6月23日,20家标杆房企本月内的拿地金额仅为110亿元。出手土地市场的房企也只有中海、富力、恒大、招商、华润寥寥几家。相比之下,2013年6月,20强房企拿地金额超过420亿元。今年,截止到目前为止,这20家标杆房企的拿地总额为1558亿元,预计上半年拿地总额不足1600亿元。而在2013年上半年,20家标杆房企的拿地总额则高达1977亿元。
3、北京:七月份逾五成商品住宅项目拟平价入市。6月24日《证券日报》报道,根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继6月份33个项目集中入市之后,北京市7月份商品住宅供应量仍然有增无减,共有36个项目计划开盘,包括12个新盘项目和24个老项目的后期房源。从供应量来看,今年北京市月度开盘项目数量已连续五个月超过30个;从销售定价来看,超过五成项目以平价或低于市场预期的价格入市。
4、深圳:今年拟建商品房5.7万套,建筑面积520万平方米。6月24日“中国新闻网”报道,23日,深圳市规土委发布《深圳市住房建设规划2014年度实施计划》。根据“计划”安排,今年深圳市将新增安排建设商品住房5.7万套、建筑面积520万平方米。其中,通过新供应用地建设住房1万套,建筑面积约90万平方米;征地返还用地等其他方式安排建设1.5万套,建筑面积约150平方米;城市更新用地安排建设3.2万套,建筑面积约280万平方米。城市更新用地则从去年的60公顷调高到了70公顷,商品住房供应用地总额同去年一样均为90公顷。数据显示,城市更新在深圳市越来越被主管部门所倚重,并更多释放存量土地二次潜能的趋势。
5、广州:上周推出1792套经适房,超过6000户家庭争抢。6月24日“中国新闻网”报道,上周广州市推出的1792套穗和家园经适房23日结束意向登记。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共有超6000户家庭进行了意向登记,平均3.3户“抢”1套。
6、天津:“蓝印”户口取消,武清区成交环比降88%。6月24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5月31日,天津市“蓝印”户口取消,武清区楼市很快转冷。数据显示,5月1日~20日,天津商品住宅成交量为95万平方米,其中武清区为34万平方米,占比36%。6月1日~20日,天津商品住宅成交量约为41万平方米,环比下降56%;武清区为4万平方米,环比下降88%,占比则降为9.8%。
6、武汉:上周新建商品住宅成交环比下跌两成多。6月24日“搜房网”报道,据统计,上周,武汉新建商品房成交3448套,环比下降14.27%,新建商品住宅成交2506套,环比下降27.59%。(吴玉祥摘编)
7、成都:上周商品房成交量环比下跌两成多。6月24日“搜狐焦点网”报道,上周,成都商品房成交3298套,环比下降27.27%,成交面积31.47万平方米,环比下降26.80%。其中,主城区成交12.35万平方米,占比39.24%,环比上涨4.42%;近郊成交13.47万平方米,占比42.81%,环比下降45.57%;远郊成交5.65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1.89%。
政策动向
1、保监会:北京、上海、广州、武汉7月1日起试点“以房养老”。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23日,中国保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中国保监会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意见”称,自2014年7月1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止,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城市开展试点。“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是一种将住房抵押与终身年金保险相结合的创新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即拥有房屋完全产权的老年人,将其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继续拥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经抵押权人同意的处置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老人身故后,保险公司获得抵押房产处置权。(吴玉祥摘编)
2、国内推出首只养老地产基金,将享受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6月25日《经济参考报》报道,记者了解到,国内首只养老地产基金——兴业养老基金近日正式成立,该基金拟在全国新建300个养老地产项目,未来将采取租赁型养老模式而非出售。目前该基金的首个项目已经在黑龙江省肇源县启动,第二个项目正在广东惠州酝酿中。“受益于国家对以房养老的支持政策,并依托于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兴业基金打造的项目将在土地、税收方面获得诸多优惠政策。”该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兴业基金将参考发达国家经验,创新发展理念和模式,其打造的项目提供的将不只是房子,更多的是服务,包括老年人的生活照料、产品用品、健康服务、文化娱乐等。
3、国务院:将研究制定金融机构破产条例。6月25日《第一财经日报》报道,6月24日,央行副行长刘士余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国务院关于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工作情况的报告》。刘士余称,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仍处在合理区间,金融机构财务指标良好,金融体系运行稳健,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下一阶段,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和改善金融监管,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他同时提出,将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研究制定金融机构破产条例,对严重违法违规、经营不善导致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依法实施市场退出。
4、广东:七月起全面清算土地增值税。6月24日《南方都市报》报道:近日,广东省地税局透露,针对土地增值税清算却长期存在程序不清、责任不明,清算慢、质量差等问题,受国家税务总局授权,广东省地税局制定出台了《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规程》,“规程”就清算省内房企的土地增值税制定了诸多详细要求,并将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就此有专家和楼市业界人士表示,国内楼市在发展多年后,清算各房企的土地增值税,将成为今年广东乃至全国各地税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而税率高达30%-60%的土地增值税,或将使得三成以上房企退市、死掉,开发商近期的降价热情也或将受到打击。
5、武汉:达到15万平方米或1500户以上住户的小区应配建幼儿园。6月24日《长江日报》报道,23日,武汉市政府常务会原则通过了《武汉市学前教育管理办法》。“办法”首次明确规定,新建住宅区住宅建设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或者居住户数达到1500户及以上的,应当配套建设学前教育设施,并与住宅区建设同步进行。如果不配建,国土规划部门将不予办理该项目规划条件核实证明。“办法”强调,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办学前教育机构,应履行法定报批手续。市、区政府可采取经费资助、减免租金、出租转让闲置国有资产、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民办幼儿园。
6、成都:优先满足公积金缴存者的首次购房贷款需求。6月24日“四川在线”报道,23日下午,在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成都市发改委副主任孙廷云表示,要促进居民首套房和改善性住房消费,加快住房公积金贷款发放进度,优先满足公积金缴存者的首次购房贷款需求。
行业信息
1、新华社记者:“以房养老”不能淡化政府职责。6月24日《北京青年报》报道,新华社记者杜宇、何雨欣撰文称,保监会23日公布《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意味着这一全新的养老方式在争议中迈出了新步伐。在为创新养老方式之举点赞的同时,也要谨防在试行“以房养老”中政府不履行公共职责。一方面,政府应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为“以房养老”落地生根提供土壤。另一方面,政府应高举监管利器,为购买“以房养老”的消费者保驾护航,既要防止借“以房养老”概念游说老年人抵押个人住房进行消费贷款引发多重风险,又要针对金融分业经营的格局完善体制机制,避免重复监管与监管漏洞。
2、清华大学副教授吴斌珍:降房价不如稳房价。6月24日《新京报》报道,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经济系副教授、清华大学财政税收研究及清华大学经济社会数据中心研究员吴斌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大中城市而言,房价上涨会抑制消费,并不代表下行会刺激消费,现在房价下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信贷控制,首付高了,人们便付不起,需要存更多的钱。所以,下行以后,也不一定能刺激消费。国外的研究显示,房价和消费往往是正相关,其中两个重要原因是财富效应和抵押贷款效应。房价高了,有房的人财富增值了,会刺激消费;房子值钱了,可以拿到更多的抵押贷款用于消费。这两个效应在中国都不明显,因为中国的投资渠道太过缺乏。因此,让房价下降不如让房价稳定。
3、北京:公租房构件预埋芯片,质量可追溯。6月25日《北京日报》报道,24日,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首度开放了位于昌平的自住房产业化加工工厂和一处公租房施工现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中心承担了全市50%的公租房建设和收购项目,为使建设、收购的公租房都达到住宅产业化和可追溯的标准,项目会将信息识别芯片植入混凝土预制构件,从而更好地保证和随时监控房屋质量。
(责任编辑:何世勤)